央行关于备付金监管政策的变迁
发布时间:2021-01-22 03:59:43
阅读:次
来源:橡塑板厂家
2005年6月
央行首次发布 《支付清算组织管理办法(征求意见稿)》,明确了央行是行业监管部门,制定了支付清算组织不得吸收存款、只能委托银行办理转账等。
2005年10月
央行公布 《电子支付指引(第一号)》,从银行角度出发,就银行与电子支付平台的交易做了一些细致规定,限制电子支付类型、单笔支付金额、每日累计支付金额等。但此时尚未引入备付金概念。
2006年3月
央行小范围地提出新的征求意见稿,仍未提到备付金,主要是重申了2005年6月的意见稿内容。
2010年6月
时隔4年,央行颁发 《非金融机构支付服务管理办法》,首次正式引入备付金概念,强调了权属关系、存管方式、客户备付金与实缴货币资本的比例等原则性要求,曾明确客户备付金不属于支付机构的自有财产,支付机构只能根据客户发起的支付指令转移备付金,禁止支付机构以任何形式挪用客户备付金,同时提出了应与银行签署存管协议。
2011年11月
央行初次专门针对备付金管理出台《支付机构客户备付金存管暂行办法(征求意见稿)》,主要从备付金的范围、备付金银行、备付金银行账户、备付金的使用与划转、监督与管理等方面向社会广泛征求意见,其中,支付机构与银行按9:1分割备付金利息的规则引起广泛争议。
2013年6月
央行正式发布 《支付机构客户备付金存管办法》,将涉及利息分配比例的条款删除。